中午是个自助式的冷餐会,在当年并不多见。原本和其他工作人员坐在一桌的姚爱军,被临时拎到了教授那桌,和几个好奇的朋友们见见面。
见姚爱军盘子里只有寥寥几片最简单的全麦面包和切片水煮蛋,以为他拘谨不好意思,便有人打趣:“年轻人怎么不多吃些。”
徐教授又得意的找到了显摆处:“人家可是国家队的运动员,饮食上要注意,哪像你再吃下去脂肪肝都要重度了吧。”
那人拍拍肚子,笑道:“我这可是一肚子学问!”说完叉起一片火腿送进口中。“你这个学生不错啊,没有死读书,还能专业上有所长。我当年念书的时候,网球打的也不错的!”
姚爱军谦虚的笑笑,他一桌子人除了徐教授谁都不认识。可能跟徐教授这样坐一块儿随便说话的,肯定都是大师级人物,他可不敢随意说话。
“爱军,我看你上午在会场听的很认真,那部分内容你应该听不懂才是,有什么想法?”徐教授问道。
姚爱军放下手里的餐具,抿了口水把嘴里东西清干净了,答道:“是听不懂。不过听他们讨论的时候还是很有意思的。”
“嗯,说说?”
“比如,当话题人抛出问题后,他会有意将问题的每个假设都预先设好,在有疑义的地方指出,等别人来讨论,集思广益。这是一种。”
“提问的人也会针对话题人的问题预设点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补充假设中没有涉及的部分,进行延展讨论。这是问题发掘的第二部分。”
“再来,当议题出现矛盾的时候,就需要举证。举证也分很多,有定理的,有推论的。如果是推论的例证,有可能会出现连例证一并归为假设来再次讨论。”
“挺有意思的!”姚爱军笑着说。这类高端学术会谈,他别说这辈子,上辈子也是没有接触过的。
“不错不错。同学思路很清晰嘛。”徐教授的一个朋友,边吃边听着姚爱军的话,忍不住夸了两句。这样年纪的小孩子,来旁听肯定是听不懂的,但能这么有条理的归纳出适合自己消化的部分,还是很不错的了。徐裴之收了个不错的弟子呢。
“还有吗?”徐教授继续问他,只是有意思的话,姚爱军应该不会专注那么久。
姚爱军想了一下,又说:“还有个地方听着很有意思,但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
“早上后边些的时候,议题上提了个α-β算法很有意思。我想到之前您跟我说的关于光线通过门缝衍射的问题。其实我们算衍射光线的问题,也就是只针对透过门缝的那部分光粒子,被遮住阻挡掉的α部分,是不计的。所以,平时我们处理问题,其实就是个算法问题,分类、归聚,然后再做关联规则的处理,最后做回归分析得出有针对性的方法论。您看,我这个想法对不对?”
这下不单是徐教授愣住了,桌上一圈大人都愣住了。
没想到这个来旁听的小同学,还真听出了点东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