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五星儿童报》的记者,请问你对10岁年龄上六年级有什么秘诀?”
“我是《每日体坛》的,请问破纪录的那个301C你练习了多久?对于一天破三个记录有什么想法?”
……
姚爱军这边的问题,几乎一面倒的关注在之前的年龄问题上。这也是之前就预料到的。
王冬梅教练很担心的看着姚爱军,怕孩子年纪太小被吓住。
但她多虑了。姚爱军可是上辈子久经考验的老队员。毫不夸张的说,那段如同过街老鼠般的日子里,记者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狠辣。现在的90年代媒体完全不够看。
姚爱军拿起前面的话筒,往自己面前拖了拖。
作为运动员来说,姚爱军的体型是偏腿长的,原本一米五多的个头,坐下后倒十分的不显高,看起来和正常的小学生差不了太多。
媒体的记者们看着他这样子,心下也觉得到底还是个孩子,莫名都放松了许多。
姚爱军用很慢的语调,慢吞吞的回答大家的问题。这也是一种技巧。一来说的慢了思考的时间就多,而来说的慢也占用更多的时间,可以减少单位时间内回答的问题数量。要知道,对外公开访谈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多说。所谓“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便是如此了。
“大家好。我是姚爱军。今年10岁。在南城朱雀街二附小念四年级,但开学后我会念六年级。这是我的本学期成绩手册。”姚爱军巧妙的把成绩册翻开递到桌前。有工作人员上前拿过去给媒体传阅了一遍。
“哇——果然都是满分。”
“真的是。”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的确有批示,【因参加跳级考试成绩突出,下学期开学准许转入六年级】。”
“可是之前成绩也一般啊,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嘛。”
“啧!那你怎么不让你孩子报跳级啊?!”
闪光灯亮成一片。
光一个成绩单道具,姚爱军不仅让媒体记者们多浪费了近5分钟的时间,还成功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话题。
后场的陈康平看的直晃脑袋,跟秦峰说:“你看人家这孩子,真不知道怎么教的。这手太极打的真漂亮,不说别的,这份面对记者的能力就比多少一线运动员强啊。后生可畏啊!”
再看陆航那边。
更多记者关注的便是成绩和记录的问题了。
但陆航可不是姚爱军那样的人,一板一眼,天生的冷面少年。每个问题都回答的像机器人一样,简洁利落。不想回答的就直接冷冷的看过去,宁可冷场也不吐一个字。
终于有记者问到:“听说姚爱军打破的记录是你两年前创造的,你对此有什么想法?你们平时在省队是竞争关系吗?会不会觉得不能接受?”
陆航看了她一眼,说:“这是我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记录代表过去,未来我会创造更多的记录。我很高兴能在省队遇到姚爱军。以及,我会在国家队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