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杀了陈胜,赶走了吕臣,下一步又有了新的目标。这个被当成目标的人就是那个被请了五次当上魏王的魏咎。
几个月后,章邯几十万大军包围了临济,不幸的是魏咎同志就住在里边,那个三番五次把他弄来的周巿刚好领兵去外地旅游了,把他一个人丢在了这里。一个人住也不是啥大事,关键是章邯领着几十万人跑来,要赶他走。这让魏咎很生气,也很无奈。
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很无奈,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迫,当初就不怎么愿意来当这个王,那个姓周的死缠烂打地把他弄过来。现在可好,人家章邯不愿意让我当王,带着人跑过来,而你周巿却跑出去遛弯,不见人影。来来往往很热闹,都是你们的事,好像和我魏咎都没啥关系。
可无奈的魏咎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愤怒,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这一次不想听章邯的安排,领着军士和章邯对垒了起来。虽然能力不是多强,但老实人发起火来也让人生畏,因为就领那几万人硬是和章邯对垒了十几天。
周巿倒是很地道,一听说秦兵要去赶魏咎,连忙领兵回来营救,并联络了齐王田儋,还有从南边叫来一个叫项它的人也来帮忙。一个城市被围,一群敌人来救,相似的场景,只是场地发生了变化,演员有所变动而已。但几个月前的其中一个主要演员,仍是这次戏份的主角,只是角度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救人者成了围人者。演员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周巿、田儋、项它领着他们各自的兵,一路长跑赶到临济,刚准备喝点水、歇歇脚,章邯却很不礼貌地带人冲了过来——衔枚夜击,用他的标志性打法,毫不客气地将这几个人一股脑全砍翻在临济不远的郊外。周巿、田儋,这两个很能闹腾的兄弟,结伴走向了不归路。
这一下,魏咎没招了,yu哭无泪的魏咎准备投降,可在投降前魏咎给章邯写了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我投降,恳请别屠城”。屠城,这在那个时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攻城遇人抵抗,一旦破城,将毫不客气地在城里的大杀特杀一番,弄他个鸡犬不留。
章邯最终答应了魏咎的请求,当章邯迈进临济城的那一刻,魏咎点起了一把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魏咎死的同时,有一个叫魏豹的弟弟正提着两条腿向南方逃窜,可用不了多久,这位仁兄将会原路返回,并恢复哥哥的荣耀。
魏咎是个实诚人,他不怎么会闹腾,也不怎么会享乐。当初实实在在地跟陈胜闹革命,后来规规矩矩地当王爷,再后来悄无声息地被烧死。不会打仗,也不怎么会说话,如果没有那个“后裔”的身份,将注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这个纷扰的世界,能留下名字就是件难事。可这个人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展现了两个词语的意义,这两个词语是仁厚和勇敢。
清楚自己实力不济,知道难逃一劫,不愿意看到屠城,不希望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成为自己的殉葬品,他宁愿背负骂名向敌人投降,这何其仁厚;在得到对方同意的答复后,又毫无畏惧的选择有尊严的死亡,又何其勇敢。把百姓放到心上,这份仁心远比那些功成名就之士更值得崇仰,足可与那些威震天下之人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