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双方间隔2000米的距离差不多是1918年这个时代比较适中的交战距离,如果弹药供应足够,重机枪可以有效的封锁住对方的进攻阵线,问题是,你得有那么多子弹供你挥霍。
无论是苏俄红军曾经的马克沁还是联军此时装备的水冷式或者气冷式勃朗宁重机枪,这个时代的重机枪的理论射击射速一般都在300-600发/分钟之间,联军的7.62mm气冷式勃朗宁重机枪使用250发的弹链供弹,理论射速450-600发每分钟,这意味着全开的话,一条250发的弹链在半分钟之内就能打完。
对乌拉尔骑兵第三师这样的联军俄国骑兵师而言,勃朗宁重机枪携带的弹药基数是20条250发的弹链,统共每挺重机枪5000发子弹,当然一半是机枪组随身携带,剩下一半通常跟着辎重队和后勤粮食弹药一起运输,必要时也可以全部由重机枪组携带。
一条250发的弹链重达7公斤,联军一个重机枪组一名主射手、一名副射手,一名弹药手,真要携带140公斤重的20条弹链的话负担也是相当不轻,好在骑兵平时受累的是马匹坐骑,行军时对机枪组的负担不重,就是进入阵地后得人抗肩驮的比较辛苦。
乌拉尔骑兵第三师第五旅第二团当初从乌法出发后,一路南下连克奥伦堡、索罗钦斯克,弹药消耗的虽然不多,但怎么说也已经不是满额编制。
小安东尼科夫面对的是对方布琼尼骑兵师的3000骑兵,所以注定不能像布祖卢克镇师长涅日科夫指挥时那样,动不动就把敌人放近了再打,骑兵骑着马冲起来之后那声势比步兵师的进攻可要震撼的多。
因此当对面戈罗多维科夫的骑兵发起进攻进入2000米范围之后,这边小安东尼科夫果断的下令营属迫击炮开火,32门81mm口径的迫击炮咚咚咚咚响成一片,成串的迫击炮弹麻雀一样的啾啾啾啾的扑向发起进攻的红军骑兵阵列。
布琼尼的红色哥萨克发起冲锋后可真算的上是悍不畏死,3000骑兵一分为二向着联军北面和东面的阵地直扑了过来,迫击炮弹每一次爆炸都会掀翻周围马匹和骑士,冲锋的红军骑兵伤亡不断增加,不断有人连人带马摔倒在地上,但没有人后退,喊着乌拉向前冲是布琼尼的骑兵们的唯一悬着。
旅长戈罗多维科夫和师政委夏坚科骑着马在阵地后方用望远镜眺望着战场,身后是警卫连骑兵簇拥着,两次战斗的五六百轻重伤员虽然没能上马冲锋,却也匍匐在地上围成一个散兵圈的防线以壮声势。
卡尔梅克团的骑兵们在团长里亚贝舍夫的带领下冒着敌人的迫击炮火冲锋。
这厮显然很有心计,冲锋时骑兵队列其实散的很开,而且跑了个斜线,从中路斜着向南冲击,团政委巴拉耶夫带第一营500人冲在最前头,间隔50米是第二营,再间隔100米是第三营,里亚贝舍夫自己带第四营在最后压阵。
缴获联军的那挺重机枪在阵地后方吼叫了起来,把弹雨泼向联军阵地后方的迫击炮阵地,试图减轻冲锋骑兵们的压力,联军的迫击炮弹雨的密集程度实在太高,冲在前面的第一营很快伤亡就过了半。
蒙古骑兵在马背上上功夫说实话还没有恢复到以前那个铁木真的时代,但是蒙古马倒是因为体形低矮躲过不少重机枪子弹的洗礼,联军阵地上的重机枪在红军骑兵冲进1500米后依次开火,差不多100米一挺的重机枪密度和当年在西线德军一天收割英军6万生命的密度差不多。
而联军的营属迫击炮显然发现了那挺躲在后方一个小树林边上开火的红军重机枪,接二连三的炮弹冲着小树林方向砸了过去,机枪声则响的断断续续,红军临时组建的机枪组被联军迫击炮先后打掉了不下三次,而这挺神奇的从联军手里缴获来的m1918a3型气冷式勃朗宁重机枪却一直没有炸毁,红军便添油战术不断的换上新的机枪手转移后继续射击。
于此同时,罗曼科夫这厮带领第二团剩下的1000骑兵则刮起了一阵哥萨克旋风向北面的联军阵地上扑了过去,3挺重机枪要守800米战线,这相对留下了较大的空隙,而且由于罗曼科夫后头还跟着缴获来重新装备好的12门排属迫击炮在哪添乱。
因此正面阵地上卡尔梅克团的蒙古族骑兵冒着泼天的弹雨上伤亡才冲到距离对方阵地1200米时,罗曼科夫那1000骑兵在付出了300多伤亡之后已经冲到了800米以内。